今年11月5日,现年40岁的美国海军军官戴尼尔·基格被捕,罪名是向俄罗斯情报机构出卖国家机密。基格此前曾在美国家安全机构从事密码破译工作,据称,1994年,他曾向俄驻美使馆提供一张记录了五角大楼欲利用潜艇对俄水下电缆实施窃听的软盘。11月29日,美国情报机构向俄罗斯同行通报了基格被捕的消息。
30日,俄联邦安全局便以间谍罪将美国驻俄使馆二等秘书切利·利别尔娜伊特女士逮捕。俄联邦安全局发言人称,美驻俄使馆政治二秘只是利别尔娜伊特女士的外交保护伞,俄方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此人是美国中情局的情报人员。据披露,切利是在从一俄罗斯公民手中获取俄军事战略情报时当场被捕的。尽管俄安全部门表示,利别尔娜伊特一案与基格一案只是时间上的巧合,并非俄方对美采取的报复行动,但是,分析家们指出,美俄此次先后导演的抓谍闹剧,无非是双方久蓄矛盾的“微弱释放”。
从伊拉克、波黑到科索沃,牛气冲天的美国气势咄咄逼人,俄罗斯则步步为营,迂回反击。自今年克里姆林宫兵发车臣以来,本来就摩擦不断的俄美关系骤起波澜,华盛顿的积极干预与莫斯科的我行我素已使双边关系濒临水火难容的对抗状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是连接俄罗斯与西方合作关系的桥梁,称得上是缓和俄美冲突的减压阀,然而,随着当家人康德苏对莫斯科的态度不断降温,这根维系俄美合作关系的纽带也将割裂。俄分析家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短期内不再会对俄联邦政府予以金融支持,华盛顿也可能将启动对俄制裁政策,用美元绳索捆住克里姆林宫的手脚。此外,美国近来加紧实施其里海及中亚政策,抢占俄传统地缘战略空间。
日前,俄外长伊万诺夫对德黑兰进行了不到24小时的旋风式访问。作为伊斯兰世界的领头羊和里海地区大国,伊朗重申,车臣是俄联邦领土,出兵车臣是俄内政,“莫斯科并非与伊斯兰世界为敌”,“恐怖主义是全人类的敌人,必须与之斗争到底”。德黑兰还一再表示,将与莫斯科在里海地位及其能源开发上进行更加紧密的合作。舆论认为,俄伊关系升温与日前美国在欧安组织峰会上与土耳其、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库曼斯坦及哈萨克斯坦签署巴库—杰伊汉里海能源运输管线协议有直接关系。俄罗斯显然要与伊朗采取统一步骤,阻止美国里海能源战略的实施,抵御西方对里海和中亚地区的渗透。
捉间抓谍不过是一场闹剧,仅可算是俄美较力大戏中的一个插曲,切利和基格偶然成为戏中主角,只能怪他们运气太坏。